|雜誌精選|

交流-幻景:中島英樹

Issue n.74
2018/10/19

1529651596649263.jpg


中島英樹,日本平面設計大師,於1995年創立中島英樹設計公司,現為AGI、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、東京藝術指導俱樂部、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會員,曾多次獲得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年獎金獎,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獎大獎,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、蓬皮杜博物館等永久收藏。在西方以其為阪本龍一設計的作品知名,他 為這位日本作曲家及演奏家所設計的CD封套被譽為音樂家和設計師合作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。



Q&A


1

360° — 本次展覽從原點、默契、實驗、秘密、聲音、閱讀,以及未完成7個章節去展示您的作品,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劃分維度?有沒有您還想補充的章節呢?

N — 構成不同章節的這七個詞並不是相互分離而成,而是相互交匯混合,逐漸延伸出新的美。它們賦予了我的作品細膩的神經。從這層意義上說,其他由此想出的要素還有“破綻”。我的設計看起來簡潔,但實際上是有破綻的。因為我認為,在保守的設計中,人們並不能發現“美”。在這個時代,單單追求藝術是輕而易舉的,然而卻不能觸動人心。在日本,人們使用的複印紙是完美的,比例約為1:1.4,但這種美一定是美的嗎?如果能打破這種處理紙張的思路,會有無數更美好的美的形式顯現出來。美的誕生依靠的不是白銀比例,而是一雙自由的手。有很多人拿美與金錢相比,似乎認為金錢可以主宰美。賺到錢的人,買下美術作品就好了。而執筆的人,不能以金錢為目的。孟子和孔子同樣不認為金錢可以主宰美。


1529652785925871.jpg

1529652819103611.jpg


2

360°— 展覽名稱定為“幻景”,您怎麼理解這個名稱和背後的含義呢?

N — 我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所進行的平面設計,大概就如“幻景”一般吧。自己的設計行為本身也是“虛幻”的。某種意義上說,是沒有真實感的。


3

360°— 距離上次在中國大陸舉辦個展已時隔8年多,請問這次上海和杭州的展覽對您來說有什麼個人意義呢?

N — 8年前的個展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,是一次難得的機會。在那之後8年的時間都過去了,所以這次展覽的主題自然就是“成長”。作品能在中國展出我很開心。儘管我們之間的語言並不相通,在設計或音樂的旋律上卻是有共鳴的。在交流的過程中得知,這次的展出也深受中國人們的期待。設計和音樂是“自由”的,因此不管以什麼形式呈現都是自然而然的。


4

360°— 您曾表達過,出版的設計作品不應該僅是展示,而應該同時被觸摸與翻閱。現今數字媒體發展迅速,人們越來越習慣閱讀數字媒體時“實體”的缺失,但展覽卻是要突出“實體”的意義。對此,您怎麼看待現今設計的“實體”與“現場”對人們的意義呢?

N — 在日本,印刷物之類具有實體的設計也越來越少。文化的倒退以及對自由的把握偏離,使得自由在作品中漸漸消失。於我而言,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。儘管如此,實體卻是絕對的。聲音、重量、大小、氣味和時間都能證明這一點。事實上,由近來趨勢可以發現,偏離實體的設計潮流具有短暫性,像波浪一樣終究會重新回歸到實體中來。

 

5

360°— 您提及過,設計更像是一種體驗,更多是去體會,去感知。您在設計時有否考慮如何引導人們去探索這件作品、如何去體會除了視覺觀感外的其他感官體驗?

N — 對我而言,我僅僅為我自身做設計。我一直以來堅持對各種可能性的思考,比如從某一個點上能挖掘出什麼?我簡直是一個奇怪的人,甚至在睡夢中也是這樣。如果說讓其他的人去體驗某種感覺,則等同於將某種可能性禁錮在設計中。


1529652845116818.jpg


1529652864129740.jpg


1529652899620432.jpg